-
日历 2024
日历 2023
日历 2022
日历 2021
日历 2020
日历 2019
日历 2018
日历 2017
日历 2016
-
《夜班》回归北京
1月8-9日, 北京青蓝剧场
-
《群鬼2.0》北京巡演
1月21 - 24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多功能厅
-
种子—国际艺术与全球媒体项目
3月1-11日, 北京鼓楼西剧场
-
新文本·新舞台 II 第三期
3月20-26日,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那边艺术中心
-
自由戏剧联盟123剧场计划正式启动
4月18日, 北京青蓝剧场
-
约恩 · 福瑟戏剧选《秋之梦》 发布会
4月23日, JEWELVARY Art & Boutique
-
《实用修辞》公开工作坊(上海)
6月19日, 互联网教育大厦,上海
-
《实用修辞》公开工作坊(广州)
7月2日, 那边艺术空间(广州)
-
《来来舞厅》公开工作坊(广州)
7月9日, 广州时代美术馆
-
《实用修辞》公开工作坊(上海)
7月10日, 人生大不同,上海
-
《来来舞厅》巡演-上海站
7月12-13, 上海1933微剧场
-
《来来舞厅》公开工作坊(上海)
7月15日, 人生大不同, 上海
-
《在希望的田野上》
7月18日-19日, 北京 鼓楼西剧场
-
《关于我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7月23-24号, 北京鼓楼西剧场
-
《来来舞厅》巡演-北京站
7月23-24日, 北京鼓楼西剧场
-
《群鬼2.0》乌镇戏剧节
10月13、14日, 乌镇戏剧节演出
-
挪威戏剧导演乔恩·唐布尔北京工作坊
11月12日-13日, 北京,自由戏剧联盟排练厅
日历 2015
-
实用修辞课程第一阶段
3月18-22日, 东城区黑芝麻胡同13号HERE&NOW Studio
-
探问易卜生
4月22-26日, 上海
-
《一镜一生易卜生》上海巡演
4月23-24日, 上海大观舞台
-
挪威利勒哈默尔文学节
5月26-31日, 挪威利勒哈默尔
-
《夜班》挪威巡演
5月27日、30日, 利勒哈默尔、奥斯陆
-
实用修辞课程第二阶段
6月24-28日, 东城区黑芝麻胡同13号HERE&NOW Studio
-
新文本·新舞台 II 第一期
7月13 – 18 日, 北京国话先锋剧院
-
《群鬼2.0》上海巡演
8月7-9日, 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
-
《爱的喜剧》蓬蒿首演
9月30日-10月4日, 北京蓬蒿剧场
-
实用修辞课程第三阶段
10月3日-10日, 北京黑芝麻胡同13号HERE&NOW Studio
-
约恩·福瑟香港工作坊
10月5-10日, 香港话剧团
-
实用修辞课程:挪威驻华使馆结业仪式及项目启动
10月8日, 北京挪威驻华大使馆
-
实用修辞课程:伯纳德控制集团内部工作坊
10月10日, 伯纳德控制集团北京办公室
-
《来来舞厅》公开工作坊
10月10-13日, 广州( 广州联合书店,1200bookshop,广州美院,一起开工社区)
-
歌剧《挪拉》挪威巡演
10月28日-11月3日, 波多市,特罗姆瑟市,特隆赫姆市
-
《来来舞厅》意大利首演
11月4日, 意大利博洛尼亚GB艺术节
-
《夜班》广州巡演
11月13-15日,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
-
新文本·新舞台II 第二期
11月15-22日,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
《夜班》上海巡演
11月21-22日,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来来舞厅》巡演及媒体反馈
12月17日, 马来西亚D’Motion 舞蹈节
日历 2014
-
艺术家交谈系列1: 舞美设计与建筑设计
1月21-27日, 北京黑芝麻胡同易卜生国际办公室
-
艺术家交谈系列1:新媒体与戏剧
3月29日, 北京黑芝麻胡同易卜生国际办公室
-
新文本·新舞台 I 第三期
5月5-10日, 北京东单先锋剧院
-
《野鸭女孩》奥斯陆巡演
8月14-16日, 挪威奥斯陆歌剧院
-
群鬼2.0
9月6-7日, 北京蜂巢剧场
-
艺术家交谈系列1:戏剧,交流和社会
9月7日, 北京黑芝麻胡同IFP工作室
-
《夜班》北京青年戏剧节首演
9月16-17日, 北京青年戏剧节
-
《一镜一生易卜生》奥斯陆巡演
9月16日, 挪威奥斯陆
-
实验性戏剧《海达的现象》
10月11-12日, 北京蓬蒿剧场
-
《夜班》北京回归演出
10月13日, 北京市鼓楼西剧场
-
《挪拉》当代歌剧
10月30-31日, 天津大剧院
-
挪威乔·斯特朗姆格兰舞团/广东现代舞周
11月10-12日, 广州二沙岛星海草坪
-
2014上海当代戏剧节约恩·福瑟戏剧单元
11月21-29日,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日历 2013
-
新文本,新舞台
4月16日至20日, 北京繁星剧场
-
野鸭女孩
6月28至29日, 香港葵青剧院
-
野鸭女孩,北京巡演
7月23日, 北京解放军歌剧院
-
壳
7月26日,北京繁星戏剧村,
-
一镜一生易卜生,荷兰巡演
9月27至28日, 荷兰鹿特丹
-
新文本新舞台第二期
11月份, 蓬蒿剧场
-
一镜一生易卜生,中国巡演
11月13日至16日, 广州、上海
-
约翰*福瑟作品《名字》
11月28日至12月15日, 上海
日历 2012
-
约翰*福瑟在中国项目
-
名字
2012 3月7-11日, 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
-
北京舞蹈工作坊——Johannessen及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
2012年4月13日至25日, 北京
-
歌剧文本创作 — 剧作及作曲学院
2012年十月11-13日,
-
城市觉醒
11月17至30号, 澳门,广州,深圳
-
一镜一生易卜生
11月28号至12月1号, 北京木马剧场
-
来复…一部精心设计的舞蹈作品
11月27号 - 12月6号, 广东现代舞周、星加坡CONTACT现代舞节
日历 2011
-
ÁªºÏ¹¤×÷·»
4ÔÂ23ÖÁ24ÈÕ, ±±¾©ÌìÇž糡
-
¡¶ÓÐÈ˽«ÖÁ¡·Ñݳö¡ª¡ªÒÑÈ¡Ïû
5ÔÂ27ÈÕ, ±°¶û¸ù¹¤×÷ÊÒ
-
¡¶Íæż֮¼Ò¡·Ñݳö
5ÔÂ28ÈÕ, ±°¶û¸ù¹¤×÷ÊÒ£¬16:00
-
Îę̀¶Ô»°£º¹ØÓÚÔ¼º²¸£ÉªÔÚÖйú¡ª¡ªÒÑÈ¡Ïû
5ÔÂ28ÈÕ, ±°¶û¸ù¹¤×÷ÊÒ£¬18:00
-
¡¶ÓÐÈ˽«ÖÁ¡·Ñݳö¡ª¡ªÒÑÈ¡Ïû
5ÔÂ28ÈÕ, ±°¶û¸ù¹¤×÷ÊÒ£¬20:00
-
¡¶Íæż֮¼Ò¡·Ñݳö
5ÔÂ29ÈÕ, ±°¶û¸ù¹¤×÷ÊÒ£¬16:00
-
ÑÐÌÖ»á
7ÔÂ24ÈÕ, ¹ãÖÝ
-
Ô¼º²•¸£Éª ×÷Æ·¡¶Ãû×Ö¡·Ñݳö
9ÔÂ23ÈÕ19:15, ÉϺ£»ªÉ½Â·630ºÅÉϺ£Ï·¾çѧԺ¶Ë¾û¾ç³¡
-
Ô¼º²•¸£Éª ×÷Æ·¡¶Ãû×Ö¡·Ñݳö
9ÔÂ24ÈÕ15:00ºÍ19:15, ÉϺ£»ªÉ½Â·630ºÅÉϺ£Ï·¾çѧԺ¶Ë¾û¾ç³¡
-
µÚ¶þ½ì¹ú¼Ê´óѧÉúÒײ·ÉúÏ·¾ç½Ú
10ÔÂ21ÖÁ23ÈÕ, ÄϾ©
-
½ñÈÕÒײ·Éú¹ú¼ÊÑÐÌÖ»á
10ÔÂ31ÈÕÖÁ11ÔÂ4ÈÕ, ±±¾©£¬ÖÐÑëÏ·¾çѧԺ
-
2011Ô¼º²•¸£ÉªÔÚÖйúÏîÄ¿
11ÔÂ4ÈÕ, 2011, 20:00 pm£¬ÉϺ£»Æɽ·630ºÅ£¬ÉϺ£Ï·¾çѧԺ¶Ë¾û¾ç³¡
日历 2010
-
展览《易卜生在中国》
10月5日至11月4日, 杭州,上海,南京和北京
-
《海上夫人》
10月5日、6日 , 杭州
-
《海上夫人》
10月14、15日 , 上海
-
易卜生和中国文化交流研讨会
10月15日 , 上海戏剧学院
-
《玩偶之家》
10月22、23、24日, 北京首都剧场
-
国际大学生易卜生戏剧节
10月22、23、24日, 南京大学
-
工作坊
10月25日至29日, 上海戏剧学院
-
研讨会
时间:10月30、31日 , 上海戏剧学院
-
约恩• 福瑟推介活动
10月26日到11月4日, 实验新空间,上海戏剧学院
-
约恩• 福瑟推介活动 -《有人将至》
10月26日到11月4日, 实验新空间,上海戏剧学院
-
约恩 · 福瑟戏剧选《秋之梦》 发布会
约恩·福瑟与中国
《约恩·福瑟戏剧选》 卷一《有人将至》已于2014年出版,至今销量取得傲人成绩。2016年4月,卷二《秋之梦》已墨香面世。据悉,《约恩·福瑟戏剧选》卷三的翻译工作已近尾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读者能够酣畅阅读更多约恩·福瑟的作品。5月1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头版头条报道了长文《约恩·福瑟谈当代戏剧创作》。
2010年由易卜生国际在中国举办意在推广约恩· 福瑟的戏剧作品项目——“福瑟在中国”。自从这次活动以来,已经出版了八部翻译作品、在上海戏剧学院多次进行的工作坊、同时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大制作的三部作品呈现于2014上海当代戏剧节“福瑟之繁花”环节。
仅仅几年的时间,在中国舞台上呈现福瑟的作品已经成为某种现象。第一卷的销量远远超过预期。来自北京和香港的剧团均组织各种活动向剧作家致敬。上海《东方早报》以及《环球时报》也对福瑟进行了深度报道。(详情请见:《福瑟作品吸引中国读者》。同时,中国学术界已经开始对福瑟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了对福瑟的戏剧作品展开更广泛的讨论,我们转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郭晨子的一篇文章《福瑟来了》(请见本文下方),该文探讨了福瑟作品在中国上演的情况。
福瑟戏剧选《秋之梦》 新书发布会
4月23日下午14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主办、易卜生国际承办、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协办“约恩·福瑟戏剧选《秋之梦》新书发布会暨剧本朗读活动”于上海衡山路JEWELVARY Art & Boutique画廊举行。参加发布会的嘉宾有戏剧导演、戏剧讲师、翻译教授、演员、戏剧制作人、剧场经理等。同时约恩·福瑟的读者及爱好者也来到了发布会现场。
挪威王国总领事馆驻上海办事处总领事欧阳文(Øyvind Stokke)先生进行致辞
欧阳文先生首先用挪威语为大家朗读一段福瑟作品的节选,在接下来的致辞中,欧阳文表示:“福瑟的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情绪和氛围,以及具有福瑟特点的节奏感。许多事物未及以语言的形式表述出来,而同时重复又不断出现。……在福瑟的作品里,他创造出一种字里行间的特殊空间,同时跃然于舞台,时而紧张、时而焦灼,空间中有各种流动,人们聚集在一起,过往的片段重新赋予新的意义。约恩·福瑟为自己、为作品、也为我们读者创造了一个空间,在这里有宁静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均被提及。今天在中国,约恩· 福瑟创造的这个空间进一步地扩展开。”
易卜生国际的艺术总监丰翼(Fabrizio Massini)进行致辞
丰翼对约恩·福瑟的作品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此成功进行不同角度和程度地分析。丰翼认为:“正是福瑟作品当中无特定时间、空间、及历史事件的极简主义写作特色,使得福瑟的作品成为跨越时间的经典之作。福瑟以这种写作手法让演员和观众同时探究作品的意义,他用文字创造使得我们要付出心力去理解他所创造的角色为何受动、为何挣扎、以及何为希望。人类所共同担负的疑问——死亡、爱、和痛苦——以非常精细的手法被呈现,正如一个剪影作品需要我们的想象和同感将至赋予立体。福瑟书籍在中国出版证明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作为一名读过15年福瑟作品的意大利戏剧人,致力于在中国推广福瑟的作品将是我本人巨大的荣幸。”
邹鲁路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讲师,当代欧美戏剧研究者及译者。她翻译的多部戏剧、电影、学术研究文章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发表。邹鲁路长久以来专注于翻译约恩·福瑟的作品,她在致辞中描述了翻译福瑟作品的心得和感受,在多年来不断和福瑟本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她认为翻译福瑟的作品更像是一次“灵魂的交流。”她说:“虽然福瑟作品讨论的是人类所不可避免的脆弱、绝望等,正如莱昂纳德·科恩那句著名的‘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我愿带着读者一同寻找光芒……”
三位嘉宾致辞后,主办方邀请 V+声两位演员进行了《秋之梦》戏剧作品的节选朗读。
福瑟来了
作者:郭晨子
福瑟来了。福瑟不是第一次来,《戏剧艺术》和《上海戏剧》曾经刊载过《有人将至》和《一个夏日》的剧作译本,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也先后排练上演过《有人将至》和《名字》。福瑟这次的来势不同,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组织承办的2014上海当代戏剧节上,共有五个国家的五个戏剧团体上演了福瑟的不同剧目,似影展中的一个独立单元或致敬回顾篇。
福瑟来了。一时间,来的好像不是常驻挪威卑尔根的福瑟,而是蜂拥了若干代际、流派和风格的欧洲剧作家的创造,尽管,他本人的剧作是那么平静、乃至平淡。他继承了易卜生、贝克特和品特,这样的概括和定位已成公论,也的确恰如其分。易卜生吗?当然有,例如如此次由印度孟买Surnai话剧团演出的《死亡变奏曲》,女儿的自杀使得业已步入暮年的夫妻无法自处,他们追溯往事,曾经他们炽烈地相爱,他们不管不顾地离开了反对他们在一起的父母,在贫困中生下孩子。当他们的生活步入稳定,激情退却、丈夫出轨、分居离异,他们的女儿落落寡欢,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对社会家庭、两性关系的关注是有点易卜生,至于剧中出现的英俊温柔的男人形象,既是女儿的倾慕对象,又是死神的象征,别忘了,易卜生写过大量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戏。
贝克特和品特的烙印更为明显。例如由意大利城际戏剧节带来的《我是风》,两个男人扬帆出行,一个坚持驶向茫茫未知的公海,另一个对海洋充满畏惧。一个兴奋地投海自尽,另一个惶恐地不知所以。他们是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变体?是,又不是。他们的台词经意大利语翻译后依然有节拍感和韵律感,有在反问和重复中形成的独特语感,类似贝克特的台词风格,但与《等待戈多》探讨的主题和质疑的对象不同,他们不肩负哲学命题的重担,而是更直面感性生命本身。于品特,福瑟接过了其潜台词丰富的衣钵,好像一个法式大餐的厨子,深谙菜品之道不仅在食材与烹饪,更在于餐具的搭配,在于食物占据餐盘一隅而大面积留白衬托。好像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是深不可测、一望无际的大海,而对话充其量只是偶尔冒出头的小小岛屿。在由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卡玛拉鞑靼国立模范剧院演出的《一个夏日》中,丈夫执意出海,妻子感到不安,感到两人的相处中潜藏着无以言表的裂痕,在争执中、在若干年后妻子的回忆中,都只有品特式的重复的日常语言,足够日常,足够细微,足够昭示品特式的“潜在的威胁”。丈夫和妻子的女朋友之间有过什么吗?有点什么吗?似有似无,也像品特,像品特的《往日》。
福瑟的海洋味儿还有点沁孤,将大海视作命运,视作象征,视作不可征服、变幻莫测的命运象征,视作最终的安乐归属。在福瑟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相望却也相隔。
福瑟是大杂烩吗?在他的剧作中,易卜生、贝克特、品特的气息相通的,或者说,现代主义戏剧所关心的题旨,如人的孤独、亲密关系中的无法沟通、家庭趋向破碎和实质上的解体、对死亡的拥抱……在福瑟这里得到了又一次的表达。较之易卜生,福瑟进一步抛弃了情节性和戏剧性;较之贝克特,福瑟没那么形而上;较之品特,他笔下的世界没有那么含混和模棱两可。他给予的启示在于,剧作的写法和规则早已改变,易卜生的象征早已不晦涩,贝克特和品特早已不再是离经叛道的先锋而被经典收编,他所传承的现代主义戏剧并未在荒诞派达到顶峰之后立即死翘翘,而是化作新的遗产,并延续到他的创作中。
福瑟的到来引发新的讨论,稍一深入,这讨论又回归到常识,无非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关于“写什么”,写精神的困境、写心灵的焦灼、写生命的不安、写没有答案却总想探究答案的旅程、写交流的渴望和隔膜的存在,而非驻足于社会热点、停留在事件表面。关于“怎么写”,百年来的戏剧变革尽可为我所用,而一些陈腐的金科玉律通通失灵。如《一个夏日》和《死亡变奏曲》中,戏的一半篇幅是回忆往事,类似电影中的闪回。福瑟处理为在场的往事,当面的闪回,当主人公进入回忆时,昔日场景再现,但主人公并不下场,而是构成了一种和过往的对位关系,目睹、甚至介入,然而无法改变任何走向和注定的结局。《一个夏日》在舞台上设置了两扇落地窗,分别在舞台的前区和后区,年长和年轻的两个女演员共同扮演女主角,当她们中的一个在表演,另一个时常在落地窗后饱含感情的观看,一个略显朦胧的影子始终存在,却不能交流,即便交流也无用。《死亡变奏曲》中,离婚多年的夫妻因女儿的死重聚,他们重新又吵架了,又沉默了,他们的悲伤或许是共同的,但共同面对挚爱之死也无法改变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居表演空间的右侧,而表演空间的正中,当年爱得昏天黑地的年轻时的他们,是爱情的甜蜜温柔誓言,他们竟是相同的两个人,他们就是相同的两个人。这改变是如何发生的?福瑟无意勾勒其中的移情别恋的戏码,情感的轨迹大同小异,他只用舞台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做了展览。再者,话剧的文本不可丢弃语言的诗性与简练。如《我是风》,舞台几乎是空的,只地面做了类似破碎镜面的处理,两位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舞台调度也降低到最低限度,留下印象的只有两人并肩而立,随着海浪的节奏做出不同幅度的同频摇摆,足够了,空空的场地好似大海,空也是剧场里的一场意外,是一种语言,当空场地更加凸显了演员的身体节奏和语言节奏,整个作品是音乐性的。
福瑟来了,观众了了。在福瑟到来的这阵子,北京的奥林匹克戏剧节正在举办,对铃木忠志、巴尔巴,点赞的和吐槽的阵营分明,到了罗伯特·威尔逊的《克拉普的最后碟带》,观众的愤怒和追捧都达到了顶点。有人说,上述导演的成名和影响力都主要建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言下之意他们“廉颇老矣”不足称道;亦有人说,艺术的更迭不同于科技,他们对观众的“冒犯”正说明我们与世界剧坛的差距不止于三十年。导演们的空降动静远远大过剧作家的福瑟,但那句对斥责罗伯特·威尔逊作品的斥责,似乎同样适用,“骂罗伯特·威尔逊,是看惯了电视剧式‘话剧’吧”(标题见《新京报》),不看福瑟,也是同样道理?
在时不常出现以后现代为名或确实带有后现代特征的中国戏剧的当下,福瑟和众多国外导演遭受的争议表明,现代主义的一关我们并没有过。而对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搬演过的雅斯米娜·雷扎的《艺术》、《杀戮之神》、大卫·格里格的《仲夏》、戴维·马梅特的《奥利安娜》、帕特里克·马伯的《偷心》、萨拉·凯恩的《崩溃4.48》以及福瑟的《名字》,相较这些当代剧作家的作品,编剧们的思维和技术手段也不能再停留于“电视剧式话剧”了吧?
福瑟来了。来了等于没来?但愿不会。
注:本文收录于《上海戏剧》2015年第一期;《大幕拉开———郭晨子戏剧评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编剧、剧评人。出版有《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瞬间不是永远——郭晨子剧作集》,《大幕拉开——郭晨子戏剧评论集》。